“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

发布时间: 2017-04-10 访问次数: 1694

摘 要:面对风云际会、深刻变化着的时与势,我国高等教育正迎来由大向强的历史机缘。在这个非凡的重大转折过程中,高教理论工作应有更大作为,努力将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发展实践成果,上升为中国特色高教理论成果,让理论研究和思想发展跟上时代节拍。通过集众智、汇主流和集成创新等方式,围绕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立德树人与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理念、释放改革动能、敬佑教学中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全面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扩大和优化对外开放、现代大学制度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十大方面问题,进行全方位、宽视野、较全面梳理、概括提炼,并以高教思想要点60条形式呈现,以利于勾勒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框架。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特色;思想体系要点

  

教育,既是国家战略大计,又是民生发展首要关切。强国必谋强教,强教支撑强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世界经济强国无不都是高等教育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指引下,沿着大改革、大发展和大提高、建强国的路子,不断探索,不断超越,在取得一个接一个历史性阶段性重大进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以改革发展新突破实现由大向强的巨大挑战和历史机缘。截至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再过三五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可达到50%,将进入普及化阶段。由此,一个全新的更高发展战略目标也将紧随而至,即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后,积极谋划早日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行列,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必然成为国人、特别是高教界的新梦想新追求。在这个非凡的重大转折过程中,围绕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质发展主题,有多少思想和行为习惯障碍需要清理,有多少实践和理论难题需要破解。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把牢思想先导之舵,遵循高教发展规律,都离不开高教理论创新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这也必然要求高教理论工作者应在诸方面有新作为: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成果,上升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成果;以梳理既有和回应新的实践问题为己任,把握所处历史新方位,作出中国解答,让高教理论研究和思想发展跟上时代节拍;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和理性的思想文化学术成果,助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正确健康的路,正义理性地赶路,为举办更富活力、更崇质量、更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作出新奉献。

一、顺应时势发展 重新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属性

1)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时与势

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变革发展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社会的呼唤,跳出教育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找准定位,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遵从发展规律、承担好时代重任和使命担当。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崭新的重要发展阶段,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内外部新环境。从高等教育外部看,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同时也充满着变数和博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正在引发新业态新生态,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聚焦于科技、文化,特别是人才。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前进,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方位新常态,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任务紧迫而艰巨;在向世界深度开放,同世界深度互动中,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都在呼唤高等教育有新担当、大作为。从高教内部看,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世界中上水平,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教育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但整体上仍处于大而不强、现代化水平不高、办学活力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弱等矛盾状态中;另一方面,人口代际特征变化大,主要教育对象新特性明显,大学新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信息化和云学习的兴起使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范式、交际行为和价值观选择等都与之前的学生大不相同,教育者以往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方法,都已严重不相适应。世界不会停在人们熟识的记忆里。面对风云际会、深刻变化着的时与势,我国高等教育如何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找准发展路径,识变应变求变,以更加优质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等服务和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责任愈加重大、使命愈发光荣。所有这些,都对人们清醒分析和深悟现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和本质、属性拓宽了新视域,开启了新思索。

2)高等教育恒性不变的本质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是一种以特定制度安排和途径方式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首要目的指向和本义本分是教书育人,通过科学的“教”和“育”,为学生成人成才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潜质潜能的世界,使人生更加理性智慧地成长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本能和道义所系。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培养各类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核心价值所在,是高等教育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度的首要体现和首善标识。办好每一所高等学校、包括办出世界一流大学,都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学校其他工作。培养人才,简称“育人”,实质是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育人为本,教学优先”是高等教育及其实施机构高等学校的准星定位。一流大学者,乃大师育人育才之谓也。育人育才是天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不育人育才无以为校,无以为师。高等教育越是功能多元化、高等学校越是职能多样化,就越要坚守“育人为本”这一常识和道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面对仍较落后的治理体系、培养机制和育人模式等,现代高等教育和大学必须不断创新与改革。同时必须守正,走正道,在返本中开新,在开新中强本,让改革创新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为落实“育人为本”清障碍添动力,为更加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各类社会适用人才增活力开新风。高等教育和高校因学生而发生而存续,学生是高校存在的理由和意义所在,明确人才培养合理定位和科学实施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教书育人是高校及教师天经地义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和主要形式,育人又不止于课堂教学,课堂以外的学校各项工作都会对育人育才质量产生正负影响。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体制机制,事关落实“育人为本”理念的全局。高校部署工作,淡忘为什么出发,无视育人育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本义和初心,就会有本性迷失、乱了方向和方寸之忧。敬畏育人,初心不改,返本开新,人才辈出,应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首责和首善之举。

3)高等教育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发展高等教育既是有力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文明富强的战略举措和有效途径,是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乃至接班人、增强科技文化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头和依托;也是公民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增进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增强社会生存能力、完善自我发展的首要选择和期盼。而且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高等教育的公民私人利益性还会有所增强,人们会更多地要求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选择权,共享“教育红利”。现代文明人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投资是最大最具长期和终身收益率的投资,无论是国家还是私人以及社会组织,都会不断强化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已越来越呈现出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体利益并行不悖的共同向往,是国家公益性与民众私益性的有机结合、谐美互动。世界各国无论教育制度如何,无论是公立高校为主,还是私立高校为主,均确认高等教育是具有鲜明社会公益性质的重要事业,都会以各自合适的方式受到国家重点关切和呵护,政府都会以直接投资、基金资助、税收优惠、政策保护等方式给予特别扶持。在我国,教育被列为民生之首,并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单一国有公办,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包揽,片面强调公益事业必须全部姓公,民间力量不得染指。但受限于国力,严重制约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能力,难以满足民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格局被逐渐打破,一批民办高等学校兴起,社会捐赠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方兴未艾;同时积极改革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建立起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使办学资金得到明显增长,有力助推了高等教育规模大发展,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权利随之扩大。举办营利性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不乏先例。我国也已认同教育公益性与办学机构营利性并不天然冲突,并明确在坚持国家作为公办高校主要投资者的同时,允许学校及其教育机构以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类别共同存在,民办高校既可以是非营利的,又可以是营利的,政府实行差别化的政策扶持和依法监管,体现了我国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导向。适应这种要求和趋势,也为推进依法治教办学,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同时要求让公民享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为人民谋福祉。这就从法律意义和国家意志上确认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公益性为主导的同时,充分顾及社会和公民个体的利益。这种合理合法的双重利益性相倚互济、共存同赢、互促谐动,应成为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4)高等教育兼具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等多重社会属性

这是由高等教育的多元功能和高等学校的多重职能决定的。高等教育是自成体系的独特存在,在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外,国家和社会还赋予高等教育多重功能和时代责任。高等教育的多重功能,主要是依靠实施高等教育的主流机构、即高等学校履行多种职能实现的。高等学校在众多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愈发增多加重,是自身能力发展提升和社会更加倚重、寄于厚望使然。借鉴国际上对高等学校职能认识的演进,在新世纪之交,我国从实际出发也形成了相应的较一致认识,普遍认同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等重大使命。与此相对应,国家希望各高等学校都要更加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高等学校在履行多重职能中的表现,像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必然同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必定会受到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发展水平的影响或裹挟、褒扬或制约,同时又对它们起着不可替代的服务与促进、支撑与咨政作用。这也表明,我国高教理论界在20多年前概括的“高等教育既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的论述,是有广泛共识的。同时,学界也认为,随着大学职能的新拓展和社会责任的更多担当,高等教育的新社会属性还会派生和显现,如文化属性、服务属性等。特别是,随着对历史经验总结与反思的深化,我国高教理论界进一步认为,无论是对高等教育具有生产力属性,还是具有意识形态等社会属性的认识和把握,既不能偏废,视而不见,又不可偏颇偏激,搞“唯一性”或“取代论”,防止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左”或右的错误,促进高等教育遵循基本规律、基本属性健康发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提请我国高等学校增强阵地意识,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发言权,是必要的;但需要讲究科学思维和方式方法,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性化协同化科学化。

5)时代律动和内在逻辑呼唤高等教育更加彰显文化属性

任何社会的教育都同文化文明传承密切联系在一起。文化、特别是人文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更是高等教育和大学自始至终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大学是知识群英集聚之地,是“知识传播和知识生产之地”。大学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摇篮,是理想信念和高尚人格形成之所,是追求科学真理和社会理性良知的重要支撑。知识、精神和德性都是人类文化的象征。大学不仅与生俱来有着传承人类文化和文明的职能,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越来越有责任和能力创新创造新文化,并间接直接推动或引领人类文化文明的繁荣发展。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意识、有组织、有主旨的文化活动过程。大学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核心就是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大学的文化特性,还显著体现在科学研究、即学术上。大学教师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使科研与教学融合,人才培养和知识及思想创新并进,既提升自己又辐射社会,这是高等教育的共同要求和特性,也是大学组织内生内在的经久不变的文化特质。认清大学组织的广义文化属性,其意义还在于:高等教育和大学应更自觉自信地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竞争中来,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大学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时,起初主要还不是国与国之际的文化比拼争胜,更宜倡导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互容互鉴,和谐交融,为世界和谐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示范借鉴。与张扬生产力功能、意识形态(政治)功能往往表现出一种显性直白和功利面目不同,彰显高等教育文化功能和属性,是一种更基础基本、更深沉深厚、更易亲和平等、更可渗透融洽、更能持久生效的内生力量。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会使人的灵魂飘忽游荡不定,徒增随声附和与随波逐流。今天,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有文化自觉自信的大学,才会有更好的立德树人自觉、学术创新自觉,才能树立起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在推进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中有更佳的表现。文化滋养大学,大学创新文化。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一定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的领跑者,创造不出某项几项国际一流文化的大学,是不可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一流大学尤其需要有一流成熟的人文文化来熏陶、滋养和激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不能忘怀的是如何花更大的力气创建一流人文文化,以弥补科技文化的缺陷,使人不至于沦为技术和物质的奴隶,真正做到有灵魂的卓越。

6)高等教育使命功能的多重性需要整体运筹形成合力

高等教育和大学有对科学真理和学术创新不懈追求的精神。高等教育和大学也该追求善治。随着高等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的不断丰富和拓展,治教办学的内外部关系更趋复杂,强调治理的整体性、协调性、现代性显得更加不可或缺。高等教育的整体协调运筹,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关系协调;二是高教内部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关系的协调;三是大学内部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事薪酬等诸多关系的协调。大学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大学创新发展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才能办好中国大学。不能强调创新就不要继承,不能只想取经“西天”而不念自己的真经。大学人更应有不忘原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眼光和胸襟,要始终将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的责任扛在肩上,打好组合拳。大学在对多重职能和属性的认知和把握时,应分清主从和轻重、眼前与长远,善于运筹分项与互补、多元与谐动,其中,遵从规律和构建整体合力尤为重要。多元合力考量的是大学的向心力和竞争力,只有齐心合力才能迈向提高教育质量、成果质量、治理质量等共同理想和目标。教学关涉学校生存,培养人才和教学自始至终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大学在倡导学术和科技强校时,不可挤压挤对教学,也不应在批评“重科研轻教学”时,连科研也可有可无了。科研既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也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所必须;科研育人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大学得天独厚的优势。追求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既要想方设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必须用心用情办好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更应体现其办学理念的成熟,大学精神的成熟,归根结底是大学文化的成熟。文化、特别是人文文化是大学育人和科研的沃土,发挥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大学善治、凝心聚力和形成良好风尚的重要方略。育人、科研、服务和文化,大学在履行多重职能中,面临着纵横交错、诸多矛盾的挑战与考验,更需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去应对和化解,识时顺势而为,主动竭诚作为。

二、尊奉立德树人 全面推进大学素质教育

7)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韧不拔、殚精竭虑以立德树人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宗旨,这是我国高教界在长期兴教办学实践探索中获得的一条带规律性宝贵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内核组成。高校的立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所有高校都应把持守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只有培养出德才齐彰的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够称得上是一流大学。任何对立德树人工作的松懈和言行贬损,都是对大学根本使命和责任担当的背离。立德树人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树人先树德,树德莫如滋。人才培养质量高不高首先要体现在树德育德水平上。在某些高校深陷功利主义困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仰望和信任度有所递减的今天,在一些高校师生中不同程度存在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的当下,强调尊奉立德树人规律和原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高校德育工作只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有实效。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从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责任、创新奉献、遵纪守法、学德公德等方面加强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尊德敬德、立德守德的行为规范。实践中,把控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课建设、培育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课内课外的协同效应等,无疑都是大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能力和优良师德师风的率先垂范。立德树人既是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也是为了教师的成长成功。传道布道者先得明道信道。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受大学生拥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自身就得修炼高尚德性和过硬本领,使自己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高校更应理直气壮抓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当前尤其要对教师开展学术诚信和学术责任感教育,以师德师风带学学风,全面协调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养。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高校应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教职员工合力尽责,优化资源配置,弥合差距,立心铸魂,全过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能齐彰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8)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正是旨在系统探索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思想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萌发到正式创立传播以来,一直得到内外上下的高度关注。素质教育思想的源头,是1985年改革开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明确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国民素质。也就是这一年,清华大学有关部门领导提出“我们确定的改革方向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以工科为主的清华大学,在1988年又明确提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华中理工大学等领导也在当时就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而在全国高教领域正式引入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则是1995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研究会,会议大力倡导加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大学素质教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发端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理论成果,素质教育思想上升为国家纲策并持续推行的强度是历史所罕见的。最鲜明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99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第二次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发布,坚定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第三次是20107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顶层决策对素质教育极富指向性的精要概述,既鼓舞着理论工作者不弃不离的探索信念,又推动着教改实践的广泛深入开展,使高校的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重大成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开创性的有益探索。

9)素质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鲜明的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由中国教育界立足本土实践、依据现代人的发展和教育规律、吸纳古今中外教育文化优良传统探索形成并创立,蕴含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话语表达。与基础教育界针对应试教育弊端而倡导素质教育有所不同,高等教育界开展素质教育探索,起因主要是为了改变“一过四偏”,即人文教育过弱、课程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专业口径偏窄和外语水平偏低这五种病态。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或品格。素质教育思想主张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养成和升华,强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提升于一体。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是确定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思想的逻辑基础。知识、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关键词,但不是并列等同的关系,也不是相互割裂各不相干的关系,而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兼容递进、内化升华的关系。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会因时代的变化而老化、而淡忘,但由知识和能力内化的素质及精神,对学生将来事业的影响却是久远的,直到终身受益。也就是说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是人优异发展的核心因素与能量聚积,不可以将素质教育当成应时之举措。与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核心素养相对应、相兼相融,大学素质教育思想主张着重提升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依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之需要而探索创设的教育,其精神实质就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对于通识教育是借鉴与超越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靠拢和照搬。素质教育融合通识但不止于通识。素质教育也不是要排斥和取代大学专业教育,而是要突破和超越狭隘的专业教育思想及实践。素质教育主张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注重人格和精神情操的养成,不仅要使学生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在人格健全、品行高尚、身心健康、审美优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开发潜力潜质、乃至创新创造的智慧和本领。换言之,立足国情教情,对通识教育和狭隘专业教育的兼容和超越,是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和创新所在,也是其优长所在。

10)广泛深入开展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切中时弊涉及根本

从国情教情出发,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并以此为突破口推进大学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创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主张通过彰显人文精神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来实现,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知识精神的内化过程,重视课内课外多种形式途径的教育与实践。这些做法针对性强,切合高校现实需求,契合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众多高校的热烈响应和学生的欢迎。有学者用“顺应潮流、切中时弊、涉及根本、影响深远”来概括评价经久不衰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切合实际并不为过。也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广泛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其意义和效果实可与国外的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相比肩,而且更适合中国国情教情。实践运行中,是“三注”的提出,即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把素质教育思想引入到了高等教育领域;而“三提高”要求的提出,即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品位特别是文化品位,则使大学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内涵得以丰富充实,重点更加明确。尔后,又提出的三个结合,即文化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更使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领域进一步拓展,方向感和契合度不断增强。有效开展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悄然使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人文素养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凡有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高校,加快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从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等方面都有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反思和突破;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大都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途径作出相应调整和变革,有效改变了专业设置偏窄带来的弊端;促进了学校文化品位、人文精神和学风等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获益匪浅。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文化是教育的根,文化育人应成为一种信念。文化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的精髓在文化、特色在文化、魅力在文化。在高科技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彰显人文思想文化显得格外重要;没有人文文化的引领,科技文化可能会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不知要通向何方。着眼文化自觉自信,在高校继续彰显和深化文化素质教育,仍不失为一件一举多得极具正义性的大事情好事情。

11)加强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思想应有之义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初衷。促进体育和美育水平的提高,理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关切。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不太重视体育和美育又是我国不少学校教育的明显缺陷和短板。“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曾经是对学校体育和美育的一种流传甚广的讽喻。真正懂教育的行家是绝不会轻忽体育和美育的。体育和美育对杰出人才建功立业所发挥的奇特效能不乏先例。各高等学校应切实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提高体育课教学水平和质量,强化课外锻炼指导;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法治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健壮、意志坚强;重视劳动教育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现代社会,美盲堪比文盲可悲可叹,美盲靠一般知识也无法化解。加强美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需要,而且对社会尚美风气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应着眼增强文化涵养、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格调品位等,健全美育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素质教育倡导丰富学生文娱生活,但并不局限于此。美育还应引导学生体验思想之美、精神之美、创新之美。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美育的灵魂,将其融入到美育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加强美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优化学生高雅艺术实践与校园环境建设,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形成美育协同育人合力,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多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应通过对美育评价标准的建设与研究,完善可评鉴、可落细落地的美育实践,更好发挥美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立德树人中的不可替代的功用,有效促进德、智、体、美诸育融通融合,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氛围中健康生活成长。

12)继续探寻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与实践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主导践行了20余年,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已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灿一页,并受国际同行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客观地看,素质教育在践行中还是遇到了新的困惑,“战略主题”在某些高校被边缘化甚至有淡出的可能。这不应成为动摇有志于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和理论工作者不懈探索的理由。尤其是教育理论研究,要跳出习惯于跟着某些领导即时关注点跑,或被短暂性舆论热点牵着鼻子走的思维定势,破除对外国教育理念过于依赖及迷信,坚持理论自我创新的决心和信心,以锲而不舍的思维定力和勇气,继续深入探求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共同探寻大学生诸方面素质素养进阶之道,为更新教育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完善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构建,注重抓好理论阐释和理论转化工作。事实上,从世界范围看,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正在成为国际性潮流。我们有理由相信,观照素质教育思想,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人才培养格局上形成德智体美相互促进融合的局面,开拓立德树人新视野新潜能,如何在教育内涵上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向“提高素质”“升华素养”转变、保障学生核心素养不缺不弱,如何在工作重点和管理上建设德才兼备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是会有新发现、新建树的。有识有志于研究和践行素质教育思想的人们对此都应抱有充分的自觉和自信。

三、创新发展理念 建立健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13)发展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的主题。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步较晚,资源供给不足,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教育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发展是进一步释放高等教育红利、解决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根本路径。发展要立足当下,放眼全局和长远,就是要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和社会需求相当的水平。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在大改革中实现跨越式大发展,既果敢果断,又平稳过渡。这是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势,举全国之力、创新发展理念的一个必经历史阶段,也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重要体现。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适时把握好数量发展和质量发展的协调平衡。应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着眼于发展动力转换、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优质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相对稳定等情况下,就要自觉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国家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稳中求进为基调和方法,坚持方向性、原则性与阶段性、操作性结合,认真绘制发展蓝图。发展应处理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以高等教育的充分发展支持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贯彻优先发展,应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高等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高等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发展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发展应坚持公平原则,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发展应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造就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4)建设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就是尊重规律,遵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科学发展高等教育包括坚持“三个面向”、协调发展、内涵式发展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归根到底就是要从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出发,瞄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经验,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遵循办学规律,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智慧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科学发展高等教育倡导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公平协调发展,把高等教育发展放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来谋划,充分考虑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高级人力资源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未来人口发展和学龄人口的结构变化趋势,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要立足供需矛盾变化,重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要坚持创新发展和内涵式发展,鼓励高校大胆探索试验,加快高等教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展步伐,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新理念需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新实践,建设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立足国情教情校情,直面大众化、普及化发展态势,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和治理结构。国家政策要引导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将精力集中于提高办学水平和完善内部治理上,理性对待来自外部的利益诱惑,科学对待新的扩张冲动,避免做超越阶段和有违规律的事,不求急功近利和轰动效应。

15)分类发展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是国际共同趋势。大众化和普及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坚持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必须因地制宜,走差别化发展之路。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趋于明显,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高等教育同质化的倾向依然存在。分类发展既要尊重地区差别,又要重视类型和层次差异,还要考虑具体高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坚持分类发展,要承认全国各省市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支持和鼓励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后进地区,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要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同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不断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制订高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要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发挥政策指导、资源配置和分类评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校要根据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在相应的层次、学科和领域定好位,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促进有条件的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深化转型发展改革,切实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

16)重点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的战略选择

中国需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不仅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造就世界一流人才的需要,更是发展世界水平的文化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在普遍提高和协调发展的同时,对部分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校和学科进行新的重点投资建设,有助于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步伐。重点建设战略曾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起过积极有效作用,从重点大学建设到“211工程”建设、“985工程”建设等举措,都对大发展中保障质量稳步提升起到示范性作用。我国有重点建设的传统,也有重点建设的优势。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调动多方面积极性进行重点建设。作为在“211工程”和“985工程”基础上出台的新的重点建设项目,正在重点部署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秉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等规划理念,以建设促改革,以改革促提高,可谓立意深远,决心和信心满满,让人充满期待。在“双一流”建设中,离不开深入研究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认真吸收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办学治校经验,重点是通过自主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拔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治理现代化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应在动态竞争中培育大学精神、涵养大学文化上狠下功夫,营造更为宽松、宽容、宽裕的环境,使一流大学和学科真正成为高层级人才的聚集地、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正义良知的守望者、改革创新的示范者,让中国的标杆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力。应支持各地各部门根据需要和可能出台的重点建设高等学校项目。

17)高等教育发展应主动融入社会信息化潮流

现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地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并未置身事外。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有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大潮中,高校不但扮演了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手,而且也是信息化的领先应用阵地。高校的信息化已经并将进一步带来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大变革。高等教育信息化要以应用驱动为导向,不广泛应用或应用不当,都会使学校教学的生机活力大打折扣,应努力克服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构建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方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应找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管理结合点,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构建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立高等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要加快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进程,全面普及网络教育教学,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系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要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信息化是一场持久的技术革命,能极大地助推高等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现代化;信息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没有正确思想理念指导,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危及信息安全。人是一切技术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和主宰,用先进思想指导信息化发展,应成为高校的理性选择。

四、释放改革动能 构建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

18)改革创新是高等教育优质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释放巨能,创新引发机运。上世纪中后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创造了大发展的奇迹;进入新世纪,能否以新的大改革促进质量大提高,提振优质发展信心,是国人的热切期盼。改革由问题倒逼而发生,又在不断破解难题中得以深化。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就是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增强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高教体制改革旨在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和制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性质、活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问题。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建立起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较好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逐步确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激发和释放高校办学活力。高教体制改革从开始就将目标指向建立起“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和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检验新的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优化高教发展生态环境,切实增强高校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观念变革是先导。世纪之交的改革与发展,影响巨大,意义深远。不论是改革的“突破性进展”,还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都过渡平稳,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与改革的思想理论准备比较充分直接相关。可以说,跨世纪改革的突破得益于思想观念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先导性地位的认同和作用的发挥。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大潮兴起之际,有必要在改革动因、改革目标、改革主体、改革落实等方面作出新的梳理和清晰阐释,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指导。围绕优质公平发展新要求,对一些部门和高校中还存在的懒改、慢改、假改、不会改等现象,要加强原因分析和监察督导。要倡导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敢于向积弊痼疾顽症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和矛盾,使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更能得以充分发挥和释放。

19)在改革办学体制中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

办学体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办学体制的根本变革才会从根本上带动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自身的需要,也是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体制的要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高等教育主体的分化,举办者已由过去的政府一统天下分化为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多元参与。经过30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举办体制呈现出“一体多元”的格局,形成了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中央部属大学和地方大学的两维结构。公办大学主要由政府主办;民办大学由社会或私人集资办学。中央部属大学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的一批高等院校,旨在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地方大学由地方政府举办管理,旨在调动各地办学的积极性,促进地方高校更好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未来方向应是走向多元化和规范化。一是坚持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深化公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高校办学,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大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体出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发展要扬长补短,按照非营利性或营利性的定位,进一步健全校内治理机制,完善师生利益保障机制,加快实现优质特色的高水平发展。

20)在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中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

高教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解决部门办学体制问题,实际上是解决“条条”和“块块”的关系;二是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如何扩大省级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统筹权;三是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主要是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四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治理结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后勤保障改革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校关系,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高校法人地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着力解决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中“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问题,破除部门办学,形成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统筹管理的新体制。其二,结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对于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做出重大调整,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和新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框架。据当时统计,经过世纪之交十年左右的集中大规模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原有国务院各部门直接管理的256所高校实现转制,转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为主管理,全国共有556所高校经合并调整为232所(以后又有局部微调),基本上完成了高教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尽管其间遇到不少难题,大都被适当化解,平稳过渡到新的管理体制中。随后,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全国又新办了一大批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包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基本形成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架构。未来改革的重点将是由管理走向治理,全面提升政府宏观治理能力。一是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校及学科、专业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三是提高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规范政府决策程序,重大高等教育政策出台前要民主公开透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落实高等教育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社会问责机制。培育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积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21)在改革投资体制中开启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融资结合新格局

作为资源配置的改革,投资体制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体系中的基础性改革。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遵循政府计划、政府举办、公共财政出资的办学理念, 施行的是国家包办的免费高等教育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投资体系难以为继。穷国办大教育,国家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撑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就是充分考虑基本国情,积极调整和制定高等教育投融资的方针政策,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增强高等教育的投融资能力,分担政府财政压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已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第一,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随着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体制的确立,中央对办学和投资的责任不断下放,调动和激发了地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第二,推动政府拨款模式的变革。政府拨款模式从“基数加发展”向“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转变。第三,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和成本补偿机制。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按培养成本的适当比例向学生收取学费,同时建立学生的奖、补、贷、免机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第四,鼓励高校通过自身优势自筹资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高校社会筹资能力。第五,建立民办高校投资体制。利用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与公立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所形成的市场空间, 利用市场机制举办民办教育, 吸纳国家财政以外的资金投资办学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第六,推进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从“统一拨款、结余交还”走向“预算包干, 结余留用”,较好地激发了高校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未来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提高政府投入的同时,增强市场导向作用,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增强高校社会融资能力,形成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格局;同时优化经费合理使用的监管,提高效率和效益。

22)以保质量和促公平为重点深化招生就业体制改革

建设惠及全民的更优质更公平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而且是迈向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让亿万中国人能够更好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的能力,进一步丰富教育公平的意义和内涵,是新时期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指针。招生和就业是高校与社会的界面,高校招生考试与毕业生就业制度变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社会高度关切的两个窗口。高考招生制度涉及新生质量和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就业制度事关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改革开放近40年来,国家招生就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实现了从全国统一招生和国家统包统分毕业生工作走向多元录取、学生交费上学、毕业生自主择业重大转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招生就业制度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高考改革不宜越搞越繁复,至简至易才是好方案。招生录取时应给高校和学生以更多选择权。要继续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博士生招生要完善“申请-考核”和“分流淘汰”机制。就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毕业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鼓励从实际条件出发自主创新创业。应打破世俗偏见,营造毕业生自主择业宽松宽容的社会舆论环境。改变主管部门以一次就业率统计排名的做法。

23)要更加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是高等教育创新提质发展的决定因素。高校不仅要善于“聚财”,更要关注“聚才”。系统推进高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人才的智慧和创新创造潜力释放激发出来,是当前和今后高教系统的重大课题。优化高教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首要问题,是大力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应着力理顺政府、社会、市场与高校的关系,切实解决好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偏向,不再简单套用行政化“参公管理”约束学者和科学家,为人才松绑;要向用人主体放权,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支持和引导高校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建立制度规范,把上级下放和转移的人才管理权及服务职能接得住、用得好。要创新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这是抓实人才管理改革的中心环节。就师资管理而言,应以中青年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坚持培养与引进兼顾,教学与科研并举;通过实施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项目,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为推进高校、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夯实人才保障基础。要坚持分类评价,遵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特点,发挥同行评价、团队评价、第三方评价作用,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改进评价方式,强化聘期考核,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鼓励人才从事重大原创新研究。健全符合高校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薪酬分配制度,落实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权,保障教师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合理收益。优化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鼓励通过开展合作、募捐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健全人才荣誉表彰体系,营造褒扬优秀、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敬佑教学中心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4)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因实施教学而建,教学决定学校生存。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高校最基本和核心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高等教育不能“目中无人”。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都应把育人为本、教学优先作为布置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水平大学应在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继续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发挥本科教育在大学育人过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冲刺世界一流大学,仍应紧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新跃升。面对教学和教学改革,高校领导、教师要有神圣感、责任感。高校主要领导要及时和定期研究教学工作,学校任何决策都不能脱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的,都要有利于学生成长,都要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创造条件。教学是教师的天职,勤于教学、乐于教学、善于教学是教师的道义所在。教学是一门学术性事业,需要教师广泛涉猎并在心智上不断升华;教学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教学相长,需要建立起学生与教师理解之间的桥梁,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德育同样要靠教学来完成,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肩负育人的重任。教学,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生命历程。学校和教师都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研究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和碰撞;研究学生的特点与内化的过程和规律;研究教材,如何去激活知识;研究教法,如何去启迪学生;研究教师自身在教学中的生命历程,在教学实践中成长的过程、规律。高校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组成,当前尤其需更加关注教学改革。敬佑教学中心,落实教学优先,也必然要求高校将教学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作为教学质量责任主体的高校,改到深处是教学。淡漠教学改革、没有教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高校的改革就会被空心化,提质乏力的现状也难以改变。广大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主体不觉醒,改革难落地。为让改革惠及全体学生,享受更公平更优质教育,激发起广大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创造性,时不我待。

25)加快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演进,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人心。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付诸行动。以学生为中心,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从教师本位、管理者本位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应着力于学生的发展,着力于学生的诉求,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的根本在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是为了不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世界,每个人学习成长的问题最终只能由自己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学校应尊重学生发展的选择权,调动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的选择中发现潜能、发展特长、培养创造性,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而是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必要构建富有生气互动上进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高水平的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主导,主导服务学生主体。教师不但要思虑“怎么教”,更应关心“怎么学”,主动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释放。

26)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诸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及机制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人才培养系统中“最活跃最有动力”的运行机制,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层次性,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融通素质教育思想的专业教育模式,通才与专才结合教育模式,学术型教育模式、应用型教育模式等;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高等教育面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又可以划分多种模式,如博士生培养模式、硕士生培养模式、本科生培养模式、高职高专培养模式。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深刻变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要作出调整和变革。近些年来,不少高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改革探索,也使更多的人逐步认识到实现四个转变的必要性,即由专业对口向宽口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播向注重能力发展转变;由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个性教育转变;由注重学科系统性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转变。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如创建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科教协同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等等。但从整体实践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更新慢、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方法落后等状况仍未根本改观,亟待各高校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功夫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7)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上重要日程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其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课程体系是在一定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上世纪末实施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曾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缺少持久有力的举措在一些高校有所弱化。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内容划分过细,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课程内容更新迟缓,教材建设滞后;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必修课多,选修课少;课程设置封闭,忽视跨学科课程和课程的社会化。课程和内容体系改革,必须适应人的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的需要,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共性和特性相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特别关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创设个性化教育课程,重视实践性课程。在改革中,还应十分关注统筹课程、课堂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快课堂和课程现代化建设步伐。不屑于改革老旧落后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我国高校教改始终挥之不去之痛。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更在呼唤高校教学方法来一场革命性变革。不如此,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只是空中楼阁。

28)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时代新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的深化,国家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新形势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适时应运而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内容,注重知行合一、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体现着知行统一的哲理,倡导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体现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知识创新价值的有机统一,促进个性化教育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通过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和课外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来实现。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包括开设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基于专业技术背景的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提高班、毕业设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实践课程等。课外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包括学生自主创业、各类社团、各类竞赛、申请专利等。扎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就要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质量考核方法和学籍管理制度,完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体系等;同时还必须努力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29)建立全面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在质量管理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保障的需要,建立有组织、有制度、有职责、有标准、有秩序规范的有机整体,包括设立质量保证机构、制定质量标准、确立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建设质量文化等,旨在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并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提供质量证明和担保的所有政策举措与实施过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障构成,前者是高等教育质量自我保证的基础,后者是质量保障的外力助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指高等院校自行建立的一系列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举措,涉及高校“教育输入-教育过程-教育输出”的全过程。高等学校作为法人实体,既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主体,又是教育质量监控的主体,应积极探索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致力于建构更加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探索并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效途径。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高校内部自我评价同样是基础。高校通过真实自我评价,发展优点,补齐短板,激发起提高质量的内生动力和责任。外部质量保障主要是由主管部门和社会质量监督实体对高校进行的选项质量检查与评估,包括对被选项目的质量认证、质量审核、社会评价、意见反馈等。教学质量评估也是外部质量监督的基本方式。教学质量评估有认证、分等、审核等多种模式。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在实践中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经验。应进一步加快建立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估相结合,与国情教情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改进教学评价,应更多采用发展性评价,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主要目的和内容,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落脚点。

六、矢志学术创新 着力增强高校科学研究能力

30)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是大学学术创新的生命线

  学术自由不仅是学者的一项权利,而且是世界卓越大学不可或缺的法宝或命脉。在我国,作为宪法赋予的权利,学术自由一般被解释为:不受妨碍地追求真理的权利。这一权利既适用于高等教育机构,也适用于这些机构里从事学术的每个成员,包括教师探索自由和学生学业自主。学术自由是学者普遍认同的核心理念。任何对学术自由的威胁不仅关乎学者的工作环境,也关乎他们的身份认同。学术自由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学者判断事物不能自由自主,那么科学和知识创新就会遭遇障碍,甚至被扼杀。学术要靠新思想的阐发才能进步,真理要靠自由探索才能得以发现。历史一再证明,限制甚至扼杀学术自由,都会使人类付出高昂的代价。学术自由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权利层面的自由,即外在的自由,这是一种“免于什么”的自由,而不是“做什么”的自由,这是学术自由的底线。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的自由,即内在的自由,只有学者超越了对各种物的依赖与对各种实用目的的直接追求,使学术活动受一种原初的好奇心所驱使,才算实现了“内心的自由”。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们过于强调权利层面的自由而忽视精神层面的自由。外在的自由固然重要,而内在的自由则更为要害。学术自由实现的阻力既来自外界的不当干扰,也来自于学者自身,来自某些学者热衷沽名钓誉,即过早幻想追求学术以外的东西,把学术视为用以换取金钱、名誉及地位、权力的敲门砖,甚至曲学阿世,丧失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尊。学术自由要由学术责任作规范。学术责任注重学者学术自律。学术责任是学术自由合理、合法存在的基础,讲学术诚信,学术道德是其底线。大学的学术责任首先是服从或遵守法律,然后是服务于民族国家和人类福祉,为社会带来福音。高校必须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统一。不负责任的学者难能享有真正的学术自由,而困惑于责任、不顾学术道义的学术自由,大学和学者就有可能沦为某种权力、利益的工具。大学学者应禁忌沦为学术的害群之马。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悠久传统,得到他们所在社会的认同,有法律保障,并有中介组织协调护持。由于缺少这方面传统,发展中国家对此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学术管理思维的变革也会有序推进,将迎来以学术自由和责任助推大学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局面。

31)知识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创新驱动。高等学校作为探究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机构,在知识传播、知识发现和知识应用等活动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彰显知识创新能力更是现代大学的重大使命。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整合新知识。广义的知识创新涵盖知识发现、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从事科学研究,也涉及技术革新、思想文化创新等活动。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应当也能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基础和引领力量,主动融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创新为高等学校的发展积累实力和声誉,并保障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提升国家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合理定位在知识创新活动中的侧重点,如研究型大学应以知识发现与学术创新发展为主要取向,其他各类高校应以知识应用与社会服务为重要取向。科学研究是件需要持久努力的事情,知识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是想创新就创新的。与社会上其他类型机构相区别,高校的知识创新活动不仅担负着发现知识的重要使命,而且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上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研相长是高校科研的优势,使得高校科研更具活力,高校的知识创新活动应贯彻“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研究要支撑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高校要实现从“科教分离”到“科教融合”的转变,促进科研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结合,及时将丰富的科研资源与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要建立和完善创新与育人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和支撑体系,创造条件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32)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高校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通过高校科技创新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新跃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的显著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对接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充分考虑社会需要与自身可能,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努力抢占原始创新战略高地,涌现一批能代表国家、引领国际科学前沿发展方向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打通基础研究与成果转移关节,成为催化重大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教学研究型等大学应侧重于应用开发研究,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支撑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更是高校的不懈追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对支撑人才强国等战略意义更加突显。这也必然要求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人才市场对创新人才的渴求,着力提升重点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并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33)发挥好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主力军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创新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力军,担负着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责任。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理论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聚焦社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克服低层次重复研究等弊病,多奉献有针对性、有实践感、有洞见和思想穿透力的成果,努力实现从习惯于“思想搬运”“思想输入”向“思想生产”“思想输出”转变。应抓住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契机,大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成果卓著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重点扶植有需求有前途的新兴学科。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社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要统筹平台资源,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支持力度,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学养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名家大师,一批学风正、积极向上、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者、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培养既能满足办优高校学科、又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之需的各类各层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型人才。

34)协同创新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方式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高校要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体制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一是要强化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学术人员的组织方式要适应跨学科协作的需要,学术任务的确定要突出社会需求导向,学术资源的配置要着眼于知识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开放共享,构建基于学科、面向任务、整合资源的矩阵组织结构,从而形成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新机制。二是要增进高校与企业等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要灵活主动对接国家与地方的发展需求,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善于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共享各类创新资源,完善成果共享与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三是要关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推进科教融合,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加入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本领,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作为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科技园要在协同创新中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协同创新作为一项科研管理改革,出发点和已有的政策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也因旧观念和体制惯性及过于看重名与利而遭遇阻碍,亟待采取新举措加以深入推进。

35)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

  学科既是知识的分类体系,也是大学围绕知识体系建立的知识生产组织,既是大学内部建立组织的依据,也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基本单位。由于知识的无限性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成为全部知识的生产者,也不可能在对知识拥有的深度上完全相同,而只能在某些领域某种层次上占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学科在数量上占有的多少、在质量上呈现的状况,反映着一个大学的类型、层次与水平。大学的学科成长过程即是大学的发展过程,学科建设因此被称为是大学发展的龙头、主线。作为大学的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没有一流学科就不可能有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科组织在知识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贡献度。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学校的战略目标制定学科的规划与定位,明晰学科设置的结构与体系,优化学校学科结构和学科布局;从一级学科进行规划,通过学科的设置与建制,促进学科的汇聚、交叉与融合,使得一级学科的内涵更加丰富与完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组织建制不断扩大;按二级学科进行建设,主要是通过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培养、学科梯队的合理集聚,学科的基地与平台建设等,提高学科组织化水平。要大力倡导以创新链引领学科群建设,推进高水平的交叉学科研究。要加快培养聚集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已被认为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通用策略。通过多轮的学科建设及改革,我国大学在学科要素的培育方面获得了较大进展,但并没有让社会明显看到大学在创新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改善。如何进一步快速地提升大学及学科的创新能力,依然是大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尤为迫切的关键问题。遴选一流学科建设,应改变单一传统的“竞争选强”办法,还应考虑“择需布局”“创新驱动”问题。尤其是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应从单一“科研导向”“论文导向”向“育人导向”“价值导向”相结合转变,引导大学学科发展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的双重要求进行设计和规划。

36)学术评价要突显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价值导向

  作为高校学术发展的风向标,学术评价在鉴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评价学术价值、引导学术方向上具有重要意义。要跳出将“搞研究”“发论文”等同于“创新”的认识误区,把低层次重复研究并无新意的科研、论文标榜为“创新”,贻患无穷。在学术评价的作用已远远超越学术范畴(还涉及职称评定、基金申请、奖项获取、基地评审、研究资源再分配等诸多问题)的今天,建立科学、合理、准确的学术评价体制机制,对于提高我国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以统一、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术评价制度对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曾发挥过一定作用;但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学术评价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重数量、轻质量,重行政评价、轻学术共同体评价,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的累积,已严重制约了高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高校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快速提升。进一步改革学术评价体制机制,应坚持学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并举,彰显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推行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一方面,要鼓励原始创新和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引导教师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教融合,提升学术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倾向,鼓励潜心研究、长期积累,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针对不同类型、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价周期;分类施策,探索知识价值实现的可行办法等。

七、衔命担责尽职 做好高校社会服务大文章

37)社会服务全面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有为必有位,取大位重位更需大作为多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最主要体现,但社会的诉求和依重并不止于此,迫切要求高校社会服务全面化,盼望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优势,积极主动地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产业等各领域发展,解答社会更多现实和历史问题,满足国家和社会直接及现实的需求。能依托、有价值是社会持续支持高校的根本理由,通过精准服务报答社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得到法律支持和保护。社会服务又是高校的一种精神和理念,高校人应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把社会服务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和行动,在服务社会中造福社会和民生,在服务社会中发展和壮大自我,体现价值追求,提升社会地位。高校学科专业齐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全覆盖,几乎都能与社会需要一一对接。这也说明,高校社会服务是一篇特大文章。通常途径有:政产学研用合作,通过项目联合开发、共建研究机构、建设大学科技园等方式,推进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高校智库,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当下和未来,我国高校更应为贯彻党和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心竭力,担起教育惠民、教育富民等责任;为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服务,等等。社会服务需要学校和政府、社会的合作互动,建立同生共荣的合作机构和制度。高校社会服务不是单向的智力和技术输出。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高校师生深刻了解社会和世道人心,提升自身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本领,有利于高校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合力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随着高校为国家和社会服务逐步全面化、服务能力和贡献度的持续攀升,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度、信赖度和支持力度也将得以更好提升,实现良性互动。

38)学术创业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

  高校、产业和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创业的引领性机构,三者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但当知识的新交叉充满现有产业和新旧知识的各种结合成为公司形成的基础时,高校的优势就会凸显,并在一定条件下将取代产业和政府成为创新组织的主导力量,学术创业异军突起,成为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新途径,直至成为从服务产业迈向引领部分知识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学术创业是指高校学术人员创立商业企业使自身研究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换言之,学术创业是在以发展学科优势和提高学术实力的基础上进行创业,实质是“学术研究与创业兼顾”。作为社会服务的拓展深化,学术创业直接的社会经济价值表现为将发明创造的新知识、新技术付诸应用,转变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产品,直接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产生知识转化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对高校自身而言,学术创业有助于推动人们对知识属性认识的转变,强化科学研究价值功能,有助于教学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提升社会地位。当前,学术创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业意识弱、创业意愿低、创业能力缺、创业资源不足、政策和公共服务缺位。推进学术创业,要培育学术创业意识,创设学术创业机会,提升学术创业能力,拓展和丰富学术创业资源,建立激励与服务的学术创业政策,优化学术创业环境。

39)发挥智库作用是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新使命

  高校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学者,学科门类齐全,国际化水平较高,易于发挥以智库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作用。智库的生命力在于有“智”,无智不成库。高校智库不仅仅要建言献策,还要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精准化服务的研究成果,及时为党和政府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研究资料和高级政策解决方案。智库产出的研究成果主要不是通过论文等形式显现的,提供决策的咨询报告要力戒过重的学究气和八股气,不能闭门造车式地只是逻辑理论推导。智库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从现实中找问题,从实践中寻答案,从新解中求突破;其评价的重要标准是看智库的研究能否有助于政府正确决策,能否服务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能否服务企业的发展方向,能否引导社会舆论,成为清新的时代之声和影响世界的“中国声音”。归根结底就是能否成为社会生产力。明确这样的标准,就会引导高校智库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和关注民生的现实问题,反过来提振知识生产的信心和热情。要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品牌,带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要重点扶植一批国家级高端智库,通过开展重大问题的针对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思想支持、决策参考,咨政启思启明;通过加大成果推送力度,优化成果发表管理,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打造高端发布平台;通过推动协同创新,改进成果评价,改革项目管理,推动组织创新。

40)发展终身教育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加速,倡导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趋势。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培训的总和,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学习活动。终身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终身教育对整个社会开放,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相互开放,对个人开放。终身教育的开展,将促进全民学习、持续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应积极参与和探索终身教育规律,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实现理念的转变和创新。终身教育是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重建具有内在一致性、关连性和持续性的新教育体系,满足不同社会成员对终身教育学习的多种需求。其次,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革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次,发挥高校优势,在职业培训和员工的继续教育上下功夫;通过自身的资源、人才优势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教育服务,包括开展大学第三年龄教育、开展优质在线教育普惠行动。

41)社会实践是师生增长才干开拓服务面的重要举措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最基本方式。只有通过实践,人的理想存在才能转换为现实存在。社会实践是高校落实知行统一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拓展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和化解问题难题,直接为社会的发展进步献智效力。社会实践直接为社会服务有多种形式,例如:顶岗实习,直接从事生产和服务;自主创业,将学习的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创业,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咨询服务,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医学、法律等方面的咨询,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志愿者活动,大批学生自愿到抗洪、抗灾一线,车站、码头、街道,服务社会和人民,等等。社会实践使服务和学习紧密结合,使严格的学术性内容与有意义的服务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得更好,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学会怎样有效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面对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难、形同虚设甚至弄虚作假时有发生的状况,亟需通过加强各级政府政策扶持、企业配合和责任担当、高校提高服务能力等加以化解。

42)构建高效有力的社会服务保障支持体系

  一个事物是否体系化,是该事物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科研都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正处于探索、形成过程之中。创建高校社会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可行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同时要构建社会服务的理念系统、骨干系统、课程系统、环境系统。构建社会服务的理念系统,急社会之所急,干社会之所需,推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机制创新。构建社会服务的骨干系统,支撑社会服务的持续发展。科研体系中,形成了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提升高水平的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应用型高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也应各展所长,更多地为地方和区域创新发展服务,促进教研相长的发展进步。构建社会服务的课程系统,将思想理论课、文化素质教育课、专业课、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基地、社团等各种实践活动统筹考虑,与社区服务“紧密联系”,纳入课程体系,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程,供大学生选择。构建社会服务的环境系统,政策导向是关键。单从科技成果转化看,国家层面已出台不少很有力度的法规新政策,包括取消审批程序,由高校院所自行决定成果转让;收益权、分配权由高校自主处理,对直接参与的科技人员可给予转化收益50%以上的奖励;加强技术场建设,着力培育专门从事转化服务队伍等。但这些新政策能否尽快落地,还取决于科技、工商、税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全力配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举措。对师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付出,应给予一定报酬,提供合适环境条件等。

八、尊师崇教亲学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43)教师是高校办学的第一资源和最宝贵财富

  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师为主导。高校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一所高校能否产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能否产生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声誉,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是高校办学的第一资源,必须落实教师在高校办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主导性。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基本活动,教师在其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思想观念、专业素养等发生预期的变化;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的科研活动,才能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第二,教书育人的主导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业。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姿态、能力与水平的发挥。教师不仅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养成影响其一生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而且通过自身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第三,品牌建设的主导性。从表面来看,品牌来自社会对高校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的评价。从深层次来看,则来自于教师的素质和社会影响力、贡献力。第四,校风学风建设的主导性。作为一种有形无形的力量,校风学风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风气、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在校风学风的建设中,作为办学主体和主导的教师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教师的治学理念、治学态度、治学方式、治学精神乃至授课方式等都影响着校风学风的主流发展趋向。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在全社会我们一向提倡尊师重教。在今天的高校内,我们更应倡导建设“尊师崇教亲学”的新风尚。崇教亲学是人们尊师的原委理由。一个不讲师德,不崇尚和敬畏教职、不精致教学,不亲近和热爱学生、学术的教师,再也不值得和不可能得到人们真心的尊重。

44)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建设卓越高校的基础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办出一流高校的基础和条件,各高校应根据教学科研等发展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呈现三个特点:第一,队伍年轻化。截至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157.26万人,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达75%40岁以下的教师占比超过50%。第二,学历层次偏低。全国不同高校分化明显,重点大学的教师队伍已实现以博士学历为主,大部分高校的教师仍以本科学历为主。第三,整体素养亟待提高。大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长期脱离社会,对国情世情了解不多不深,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亟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总量控制,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合理确定教师、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在调整优化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中,大幅度地提高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要逐步取消高校的事业编制,真正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使生师比趋于合理。二是要切实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世界著名大学的教师一般都具有博士学位,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教师的博士化率高达80%~95%以上。我国高校在扩大教师队伍规模的同时,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积极引进拥有海外名校博士学位的教师,勉力提高专业教师博士化率,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重视优化教师结构和建设学术梯队。针对科研创造性生命周期前移的现实,尤其需要花大力气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四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45)把师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和学术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加强师德建设是当前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以遇到好教师而幸运,教师以培养优秀学生而骄傲。教师的人格是照亮青少年心灵的阳光,广大高校教师都应努力做大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信仰、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卓越的学识、相当的学术素养,而且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必须遵循的至高要求。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不讲德无以为师。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只有当高校教师从内心认同,并从思想上接受高校师德规范,才能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自觉付诸行动,也只有建立在这种认知基础之上的师德信念才会是坚定的。高校要充分尊重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坚定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弘扬重内省、慎独慎微的优良传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仁爱之心是师德的本质体现。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当前高校教师中最令人忧虑的就是部分教师对仁爱之心的淡漠。只有热爱每一位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广大学生的衷心爱戴。

46)树立全面的高校教师发展观

  高校教师发展是指在组织内外环境的约束下,教师为了满足其职业角色的需求,在认知、态度、技能、修养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从发展内涵看,高校教师发展除上述师德建设外,主要是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一个好的高校教师不仅是一个好的研究者,而且是一个优秀的知识传播者。执教能力和态度、学术功底和责任心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主线,其核心是提高教师的学术能力,包括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发展以学术发展为基础,重在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教书育人能力是教师在有效传播课程知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也是之所以称为教师的工作底线,它既包括将特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更包括将学科前沿知识转化为课程知识,科学探索追求真理的能力,为丰富和发展教学资源作贡献。从发展形式看,高校教师发展包括个人成长与团队建设。高校首先应该凸显学术人员的个体价值,鼓励拔尖与创新。同时,教师成长是高度专业化的,需要学科、团队、环境基础,现代科学发展只凭个人单打独斗已很难成就,务必将个人发展与团队协同结合起来,关键是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合作协同等符合和有利于学术发展规律的政策制度。就当前重点而言,需要更加关注年轻人成长,多些雪中送炭,形成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全面教师发展观包括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培养的一体化,而且要求教师和学校两个主体共同分担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

47)让高校教师在学术框架内专业化发展成长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内涵式发展,尤其是专业化成长。高等教育使知识的王国成为其特有的领域,专业化就构成了高校教师工作的基本特征。教师们同时归属于一门学科和一所高校,存在来自专业和组织两方面的激励。这两种激励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专业人员受对某一知识领域作出贡献和在学术团体建立声誉的驱动,而行政人员则期望得到组织层级中高层级所具有的决策权力和优渥待遇。因此对专业人员的激励应与行政人员有所区别,硬把没有个人意愿或并不擅长的专业人员“提拔”到行政岗位的做法往往有违其专业发展的轨道,对个人和组织都可能造成某种浪费。高校应着力保护教师的专业学术发展,建立学术、行政“双阶梯”发展通道,努力建设让广大教师醉心于教学和学术工作,让行政管理者恪守尽职安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引导高校知识分子胸怀理想锤炼品格,报效教育事业和服务社会。高校在保证教师学术自由的同时,也应教育引导教师增强学术责任意识,特别是要坚持“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原则。学术自由是高校出成果、出人才和出大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学术自由的氛围,鼓励教师在学术上敢于探索,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和学术个性,发表各种学术见解。同样,也应该提倡教师之间的相互宽容和尊重,反对学术上的各种霸权,促进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教师在强调学术自由的同时,也应自觉审视学术责任问题,包括自身承担学术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学术责任要求教师的学术活动,不仅以个人的兴趣为依据,而且应该从社会的需要和实际出发;不仅要服从学术规范和准则,也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现实的意义与影响。重视学术责任,将更加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应采取政策引导和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充实高校师资队伍。

九、优化对外开放 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48)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

  国际性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已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全球大学生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不仅如此,我国已成为全球10大留学生目的国之一,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一个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世界里,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具有国际知识和国际经验的人才,哪个国家就将占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学习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借鉴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制度、方式、方法以及理念思想。一方面,致力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让人民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这些都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相对稳定,有意识地开始将发展重点转移到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轨道上,并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纳入视线内,促使我国加快步入国际高等教育中心。我国高等教育要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必须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扩大与其他国家之间在多层次、多领域的双边或多边的互利合作,以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高等教育既要进一步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同时要善于总结和推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经验,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事务及有关规则制订,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做优做强高等教育必须有国际比较,并放眼于世界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高等教育合作,搭建高层次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和高等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进国际理解,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和水平。

4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受国内外环境影响,我国曾经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少有交流与合作,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大。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闭关锁国的结果只能是落后。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它不仅影响了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带来了国际社会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是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温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为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成为发展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路径,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发生新动向的今天,国际化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要不失时机地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多参与国际高等教育事务,增强国际发展权和话语权,不断培育国际交流合作新优势,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优化和推进高等教育的双向开放,不仅要敢于走出去,而且要大胆地引进来;要注重借鉴国外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留学事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国留学人员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要根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发展留学事业,支持留学人员在外学习研究,鼓励他们学成归来,采用多种方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要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和管理办法,推进来华留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来华留学教育水平,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50)高等教育要在改革开放中扩大和优化“引进来”

  “引进来”是我国高校吸引国外人才,利用国外高等教育资源的通俗表达。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应高度重视吸引国外高等教育优秀人才,有效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特别是,面对人才资源跨国流动、教师和教学资源国际流转加速的新趋势,我国高校更应主动参与全球人才市场竞争,要高度重视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建立一批具有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提高我国大学和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发展现代高等教育,我国高校对国外高校先进教材的需求量在增大,尤其是在计算机、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经济管理等方面,要把经过遴选和专家认定的国外高校高水平教材不断地引进来,并以各种有效方式投入使用。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相关组织在课程上的合作,使我国高校师生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学科前沿知识;应优先引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优质课程,加强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引进与管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做好课程和平台的运行、维护、更新和监督,提高课程等教学资源引进的质量和使用效益。引进国外一流的教学设备,研究、介绍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模式和经验等,也都应纳入“引进来”的视野。

51)高等教育发展应当积极融入国际化潮流

  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游离于国际化潮流。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更应主动融入国际化洪流。不能走出去,我国高等教育无以变强大;不走出去,我国高等教育将自闭于国际化潮流之外,抱残守缺或孤芳自赏。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引进来,也就是将国外高校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办学经验精准引进来,发挥更大的国际化作用。早期的走出去主要是为了第一种目的,今天的走出去尽管前一种目的仍不可或缺,但对后一种目的潜力不可小觑。为了通过派出去引进来目的,高校要加快发展留学事业,完善“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选派优秀教师、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完善全链条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大批派遣留学人员,有助于加强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学习和吸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其他有益的文化,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利用好国际平台重点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紧缺、薄弱、空白、关键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加快培养服务国家外交工作需要的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体,高等教育应当更好发挥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高校走出国门,让有实力的大学赴海外办学,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国际化潮流的新抉择。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我国高校应当积极拓展与沿线国家高校之间的互联互通合作,探索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和共建丝路合作机制,以对接沿线各国高等教育需求,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我国对外教育援助的受益国,重点要放在投资于人、援助于人、惠及于人,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成为我国对外教育援助的受益人,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52)发展国际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发展国际教育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发展国际教育,有助于巩固我国的国际地位,培养知华、友华、爱华人士,保障我国的国家利益。国家越发达,越需要国际教育。国际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向其他国家民众提供教育服务和援助,推广中国文化教育发展成果,又包括向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我国公民和华侨华人提供教育服务,保证我国驻外人员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我国高等教育已成为发展国际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对外教育援助的主要依靠机构。随着我国国力越来越强大,我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在增大。我国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发展国际教育与对外援助,加快对外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教学仪器设备、整体教学方案、配套师资培训一体化援助。发展国际教育,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办好孔子学院,向世界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传播中国理念,丰富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要整合搭建政府间教育高层磋商、教育领域专业人士务实合作、教师学生友好往来的平台,加强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精神风貌。深度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应鼓励我国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境外知名高校、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高等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举办中外合作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53)国际学历学位互认是建立国际高等教育共同体的需要

  建立国际高等教育共同体既是世界的需要,也是中国的需要。早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认同、跨境交付、跨国办学以及无国界高等教育等不断得到发展。高等教育跨境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面向全球市场和解决全球问题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国际学历学位互认和教育认证,则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不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都需要国际学历学位互认和教育认证,它能够为中外学生在国际间享有深造和就业等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能够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外籍人员到中国工作,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发展,提供合法与权威的资证。我国应在现有46个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基础上,扩大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教育发达国家的签约率;并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周边国家以及全球性和区域性组织的教育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和教育认证。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学历学位互认和教育认证方面的发展,不仅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得到了国际广泛的关注和认同,而且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已经或正在成为推动构建国际高等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54)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决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与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前提是牢固树立依法治校观念,依法定好位,依法有序推进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法律制度,特别是去年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等公布,使得依法治教办学的基础更加厚实。我国最根本的法规制度安排,是党对高校的领导,高校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大学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指导,大学依法自主办学, 市场竞争配置, 社会第三方评价支持的共主体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建立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法权边界。在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基础上,依法扩大和落实大学自主办学权,明确和规范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引导市场适度调节,促进社会有效参与和监督。二是依照现代大学内部的逻辑,理顺内部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体系,充分激活大学的创新活力,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步伐,并促进一批大学和学科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经验表明,一些发达国家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并且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建立了与本国国情相符、科学合理的、动态调整的大学制度。当前我国大学正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和改革深化的关键期,大学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利益结构,只有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通过完整规范的制度建设不断理顺和完善大学的各种关系,才能使大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推动大学健康、有序、创新、和谐发展。换言之,要使我国大学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目标,就要求进一步转变治理理念、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建设符合高等教育内外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55)落实管办评分离是现代大学治理的必然趋势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依法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每所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政府宏观管理,就是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创新方式,把该放的权放掉,把该管的事管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学校自主办学,就是要依法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社会广泛参与,就是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政府、学校、社会,管、办、评三者之间,权责边界既应当是清晰的,又一定是相对的,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由此形成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管办评分离的最终目的旨在形成管办评三个主要体制制度,即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科学、规范、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有赖主体自觉和角色的科学分工。政府是教育政策和规划标准等的制定者、教育资源分配者、教育评价监督者,在教育治理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建构的作用。政府对教育治理规律和现状的认识与理解,对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职能的界定等,将直接影响到治理模式的构建及最终形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首要在于变革管理理念,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监管方式,由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应着力改变原有自上而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建立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建立并完善高校法人制度、落实好法人地位,真正把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学校第一线,解放一切对学校不该有的束缚。同时,在学校内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自我发展良性机制,规范办学权力的行使,使学校内部治理机制趋于完善,既能自主又善自律。管办评分离中的“评”不是一唯强化行政评价,而是在多元评价体系中弱化行政直接评价,突出权威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评价,既包括社会“评管”,也包括社会“评办”。政府要善于运用有权威信度高的评估结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56)在落实政府“放管服”中彰显大学办学主体性

  “放管服”已成为我国政府治理国家和现代社会的重要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落实“放管服”,是对实施管办评分离的深化,要求在彰显大学办学主体性或自主性的同时,更强调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政府应与社会、学校合理分权,明确制定分权清单,着力把控好对教育事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调控权。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把原先越权承担的某些责任转移给学校和社会,进一步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行政干预,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督促学校规范办学;推行清单管理方式,建立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全面公开教育及相关政府部门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优质服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负面清单管理试点,清单之外的事项学校可自主施行,要尽量缩减负面清单事项的范围,更多采取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出台国家教育标准审定办法,健全教育标准制定和审查机制,提高教育标准的权威性、适切性,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富有中国特色的分层、分类教育标准体系。要通过政府简政放权,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定办学自主权,重建中国大学的办学主体性。重点是回归大学作为法人组织的基本权力,包括扩大高校在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职工队伍管理、经费资产使用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自主权等。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深化高校职员制度改革,加快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等配套政策建设;鼓励行政人员专职从事管理工作,并积极践行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克服衙门化、官僚化作风。

57)加快改革和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政府放权力度越大,对大学自身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要求就越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之一就是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改革和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从功能上来讲,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要建立一种以共同理想目标为纽带、以各种权力和谐协调为基础、能够有效回应‘冲突和多元利益’要求的内部决策结构和垂直治理结构,避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和过度紧张的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大学的教育生产力、学术创造力与思想磁场力。从水平的权力结构来看,我国大学内部决策的权力要素包括以党委为领导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以学术委员会为主的学术权力、以教代会职代会为主的民主权力;从垂直的治理结构来看,校—院—基层学术组织是我国大学组织结构的基本选择,从直线型走向扁平化的管理是我国大学校院关系的基本走向。我国大学权力结构总体还处于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占主导的局面,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利在很多大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简政放权的现实背景下,学校以及学校的二级学院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但学校与其二级学院的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也不够到位。应从调整现行的权力结构着眼,建立新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之间的平衡和谐关系,公办大学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原则下,应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规范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同时尊重学术权力,强化教师参与治理的意识,赋予教师在学术上和校内治理上更多的话语权,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推动大学治理从直线型向扁平化发展、从科层制向事业部制的转变,完善大学及其二级学院自主权的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加强大学内二级学院的权力运行、监督与约束,尽快建立学校与学院的权力清单制度,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整合和进一步发挥二级学术委员会的作用。要更多关注和尊重容易被忽视的学生权利在学校和学院治理中的诉求及作用的发挥。

58)推进大学章程建设是健全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和标志

  依法制定和实施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要素,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及落实大学法人地位的标志和基石。在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称得上是一项开创性工作。目前,全国本科高校章程起草与核准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办专科层次高校的章程起草与核准也在有序推进,实现一校一章程指日可待。制定一部高质量的章程不易,执行和实施章程更难更重要。章程的尊严和生命力在于遵行,有章程不实行,其危害甚至大于无章程。高校章程经过政府核准,成为规范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文本依据。高校的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以章程明确界定与学校的关系,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发展原则,落实举办者权利、义务,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则应当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任务,通过章程健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与监督机制,明确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内部决策机构、行政机构、学术机构的设定,机构间的运作程序,各机构及重要岗位的职责、义务等。在章程执行过程中,要将众多的教育利益主体包含在执行主体中;对于所涉及执行主体的权责进行详尽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明确而协调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激发高校组织执行文化的内生力,将来自于行政力量的制度规约最终转化为执行文化塑造,推进依法照章治校进程。章程的实施情况,是体现高校治理水平和执行力的重要标志。应建立章程实施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把章程实施情况纳入对高校评估的内容和对学校领导考核评价的内容,并通过专项评估、第三方评估等,推进高校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完善制度体系,形成依法依章自主办学的格局。

59)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是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中,大学校长是大学组织的法人,既是大学组织与政府、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也是党委决策与行政执行的重要纽带,既是党委决策的重要提案者,也是行政执行的组织者,既是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交互的重要结合点,也是市场竞争中的参与者。可以说,校长是大学治理中连接各种关系和主体的核心行动者,科学定位大学校长的角色和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成效。推进校长管理的专业化,是在日益复杂和多元的治理结构体系中充分发挥校长角色和功能的重要途径。如何按照大学书记、校长应成为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要求选拔和管理校长,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学校长的治理能力,都在呼唤推进校长管理的专业化进程。提升大学校长管理水平的专业化,让校长有治校的动力,保障校长应有的权力,促进校长不断提高治校的能力,这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要让教职工,特别是教授们在选拔任用校长时有更多发言权。政府需要转变用人理念,改变简单套用党政干部的方式,避免按照“官”的思维来任命和管理大学校长,而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让校长承担起高校治理中应有的责任,确保校长有依法依章治校的权力,推动校长不断提升自身治校的能力。应把校长视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行政级别色彩很浓重的职务,校长能够形成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竞争性的职场,更好地为治理绩效负责,并建立起与校长自身的能力、素质和治校绩效相符的薪酬体系。对于大学校长自身来说,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在日益复杂的大学治理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治理中来,用整个的心当整个的校长,把大学治理视为“能专心的事业、有专长的从业、成专门的职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把高校治理作为一种具有专业性、学科性和科学性的对象进行研究和实践,在推动大学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一校之长”的特殊作用。

60)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体现

  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既不是发展指标简单地一一对应,更不是对其他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简单复制和模仿。中国的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独特国情,决定在中国建设现代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的办学制度。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最核心、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党的领导。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样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也必然要求,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在党的领导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按照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政治任务。为切实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国已找到并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教情的高校领导体制,那就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国情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是我国高校的根本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觇标,是不断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制保障。由此,高校党委的职责更清晰: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同时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创新基层党建的结构和功能,改进工作机制和方式,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使每个师生党员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贯彻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得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党对高校领导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党领导高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聚焦时代新命 踏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

  兴教随国运,朋辈当自强。奋力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厚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应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紧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发展都应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党中央作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决策,就是要加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力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转化,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向内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要自觉大幅提升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本领。自新世纪之交高教界有识之士率先呼吁将建设高教强国作为奋斗目标以来,得到了广泛响应,并有一批高教强国学术研究成果问世,成为时代心声。如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战略,我国已踏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这项重大战略任务无比艰巨又无上光荣,涉及面广深而责任主体固有。外部提供的条件、营造的氛围不可或缺,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高教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矢志不渝、奋力拼搏。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基本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新战略举措和示范引领;在改革创新中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步伐是必由之路;戮力率先建成一批高教强省(市)和办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是重要基础支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开创性的伟业,而任何开新业都离不开以思想观念变革为先导。以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由于缺乏前瞻性的科学理论指导而出现某些偏差、甚至失误的教训,我们应当正视和汲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高度和理论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熟度。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志高等教育思想理论系统研究和创新,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做优做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学理支撑,注重理论转化应用。要通过研究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积极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在继续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经验集成、总结、提炼的同时,更多聚焦高等教育强国之路或实现路径等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要让更多的人清醒:道艰且长,行则将至;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道路,务必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简单模仿转向立足国情教情、自立自主创新;通过克艰攻难自觉清醒的不懈探索,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