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今日要讯•增刊》报道福建农林大学以“双创”人才培养配合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 2016-05-12 访问次数: 446

编者按:2016510日,省政府办公厅《今日要讯增刊》第154期,以《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增加人才有效供给--福建农林大学以“双创”人才培养配合供给侧改革》为题介绍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情况,现特全文转载。

 

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增加人才有效供给

——福建农林大学以“双创”人才培养配合供给侧改革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福建农林大学紧密围绕社会需求,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以“双创”人才培养配合和推进供给侧改革。

 

一、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适需对路人才。一是优化学科专业顶层设计。研究提出“一体两翼”学科建设总体思路,持续加强农林主干学科建设,协调推进人文社科特色发展和工科创新发展。动植物领域首次进入ESI 1%7个涉林一级学科入选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并列全国第一。人文社会学科和工科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10人次,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实现了办学历史上的突破。二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需求,2015年暂停中药资源与开发3个专业招生,调减应用化学等3个专业招生指标,并对6个学院调减普通专业总盘计划。增设了当前急需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工科专业,目前全校工科类本科专业已达31个、工科类研究生招生专业已达29个,全日制工科学生达9208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31%。三是开展应用型专业转型试点。积极推进工科专业群和安溪茶学院专业群向应用型专业转型,涵盖全校1/4的学院。推荐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10多个专业分批参加工程教育认证,探索建立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一致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二、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分类精准施教。一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培养体系。筹建创新创业教研室,设置个性发展课“创新创业教育类”模块,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时数达到4874学时,覆盖到每个学生。设立创新创业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必修2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同时设置最高8分的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奖励学分可用于互认相关课程学分。二是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举办严家显创新实验班,在师资配置、保研指标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首届毕业生中有55%考上名校研究生。探索以赛促教模式,选拔1768位有科研潜力的本科生进入26个校内科研创新训练基地开展科研训练,两年累计获得各类学术竞赛奖项237项,其中在全国“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和“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的成绩,连续十多年居全国农林院校和福建省高校首位。三是有针对性加强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实践协会、6.18创新社等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交流。开展闽台大学生创业圆梦工程等各类创业培训和活动57期,率先引入台湾创业培训模式,累计培训学生2万多人次,学员满意率超过98%

 

三、完善协同机制,汇聚创新创业资源。一是校校协同。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5个,项目数量居福建省属高校和全国省属农林院校首位,已选送420位同学赴境外合作高校学习,超过50%的毕业生继续在国外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校成功列入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高校,获批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数量,均居福建省属高校第一位,其中“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是福建省高校独有。与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合作举办的4个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正式招生,是福建省高校与台湾“一流顶尖大学计划”高校合作办学的第一家。二是校地协同。与安溪县政府合作举办安溪茶学院,充分利用主产区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实践资源等,积极培养产业急需的“双创”人才,首批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99%。与古田共建菌业研究院,在主产区培养食用菌等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当地银耳产业增产30%、增效50%,使海鲜菇产业增效20%。三是校企协同。与圣农集团等1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选派老师承担课程教学和实验指导任务,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四、健全保障体系,支持学生创新创业。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关于实施新农村创业者培养工程的意见》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允许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把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纳入评聘考核中。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近三年投入658万元资助各类创新创业项目955个。设立“新农村创业者培养工程”专项基金,为自主创业毕业生提供启动资金。二是加强创业指导。率先成立大陆首家高校创业育成中心,为入驻的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为每个创业团队配备校内和校外导师各1名,学校现有386位导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5%、博士学位占比35%,能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高质量辅导。三是搭建孵化平台。与仙游县政府在仙游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合作创办了大陆首个“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园”,有多个台湾学生创业项目已达成落地意向。在校内建成占地200多亩、面积46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客空间,为每个入驻团队免费提供20平方米工作室作为办公场所并免收水电费、宽带费,目前已成功孵化了创衍茶艺居、万象公司等一批优质项目。2012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有24个项目获得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51个项目获得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项目扶持,项目总数和资助金额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位。